乳制品废水处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
乳制品废水里有很多像乳蛋白、乳糖这样容易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,处理时很容易因为水质不稳定、运行参数没调好出现各种问题,影响处理效果和系统正常运转。其中泡沫太多、出水浑浊、污泥膨胀是最常见的三类问题,得结合废水的特点找准原因,再用针对性的办法解决。
一、泡沫过多:成因与破泡
泡沫多集中在生化处理阶段,尤其好氧池和二沉池表面,主要成因有三点:一是乳蛋白、表面活性剂残留导致水体表面张力降低,易产生稳定泡沫;二是曝气过量或曝气不均,气泡被有机物包裹形成持续性泡沫;三是污泥负荷过高,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多糖类物质加剧泡沫生成。
解决对策:优先用物理方法破泡,在好氧池表面装旋转式消泡机,靠机械搅动把泡沫打破;要是泡沫量比较大,可以加少量食品级消泡剂(比如聚醚类),注意控制用量,别影响微生物活性;同时调整曝气的大小,让水里的溶解氧保持在合适范围就行,还要检查曝气盘有没有堵,保证曝气均匀。另外,加强预处理把表面活性剂去掉,从源头减少泡沫产生。
二、出水浑浊:排查与优化
出水浑浊多表现为SS超标,主要原因包括:一是沉淀池停留时间不足,絮体未充分沉降;二是混凝药剂投加量不当,未形成稳定絮体;三是生化系统污泥流失,生物膜脱落或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。
解决对策:首先检查沉淀池运行状态,若水流短路需调整导流板;增加混凝反应时间,根据出水SS变化微调PAC和PAM投加量,确保絮体密实易沉降;若为污泥流失,检查好氧池DO浓度,避免因缺氧导致污泥解体,同时降低进水负荷,让污泥恢复活性。必要时在沉淀池后增设简易过滤单元,进一步截留悬浮物。
三、污泥膨胀:调控与恢复
污泥膨胀表现为污泥沉降比过高、污泥指数超过200mL/g,主要因乳制品废水氮磷不足、进水负荷骤增或pH值波动引发。微生物因营养失衡或环境不适,过度繁殖形成松散絮体,沉降性能变差。
解决对策:检测进水里氮和磷的含量,根据需要加尿素、磷酸二氢钾补充营养,让营养比例保持合适;控制进水的流量和浓度,避免负荷突然变化,能用调节池让水质稳定下来;如果pH值不正常,及时加酸碱调节剂把它稳定在中性范围。情况严重时可以排出一部分老化污泥,补充新鲜污泥,让系统快点恢复。
日常运行中需加强水质监测,定期检查设备状态,提前预判问题。山东中泰环保可提供乳制品废水处理系统运维指导,针对常见问题制定定制化解决方案。如有需求,欢迎咨询,助力企业稳定达标。



